首页 资讯 正文

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传承人林宇:人在店在 技艺永进

体育正文 61 0

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传承人林宇:人在店在 技艺永进

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传承人林宇:人在店在 技艺永进

工作中的林宇 受访者供图(gōngtú)

“好像(xiàng)是月光抚过书画碑拓的包浆,留下恰到好处的时光印记。”谈起字画修复,林宇像说起(shuōqǐ)热恋的爱人。

林宇是福建省福州市米家船裱褙店(diàn)的店主。米家船裱褙店建于清朝同治年间(1865年),至今有160年历史,林宇是该店创始人(chuàngshǐrén)林金师的曾孙。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现已列入(lièrù)福建省级(shěngjí)非遗代表性项目,林宇是这一项目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。

清朝同治年间,林金师从福州西河迁到城内的三坊七巷南后街开了一家裱褙店,小店开始时没有名字,更提不上挂匾,但(dàn)(dàn)这并不影响林家的生意(shēngyì)。不少人慕名而来,其中就有当时福州的一位举人、书法家何梅生。何举人看到小店默默无闻但店主技艺高超,自告奋勇给小店题匾——米家船(chuán)。招牌典故来源于北宋(běisòng)大书画家(shūhuàjiā)米芾喜欢沿着长江(chángjiāng)中下游漂游写生,由于江南气候潮湿,每到一个码头,米芾都把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船头,一边晾晒一边展示,米家船便取自“米家书画满河滩(hétān)”这一形象的描述。

牌匾(páibiǎn)挂出后,在三坊七巷引起不小的轰动,轿子(jiàozi)、马车来往不绝,有些文人墨客甚至在店里吟诗作画。至此,米家船裱褙店一路(yīlù)传承,从林金师到林广祥,又到林文光,现在传到了林宇,其传承的不仅(bùjǐn)是高超的闽派书画(shūhuà)裱褙技艺,更有对店训“人在店在,技艺永进”的坚持。

中国传统裱褙主要分为(fēnwéi)苏裱、京裱和扬裱,米家船的闽(mǐn)派书画裱褙技艺按流派属于苏裱,全程手工操作,大致分为13道工序,工艺细腻、材料讲究。拆裱破损黄霉的书画是米家船的一大特色。一般旧书画经过重新装裱后平整不易变形、美观大方,基本上能做到恢复原貌(yuánmào)并延长年限。“裱褙并不是简单让(ràng)(ràng)作品恢复原貌,而是让作品优雅老去。”林宇(línyǔ)(línyǔ)说,字画修复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修旧如旧,最高境界是让观察者察觉不到修复痕迹,林宇将此作为终身追求。

和父亲一样,林宇最早并没有传承家族的裱褙事业。他(tā)大学毕业后曾在海关工作过几年(nián),在父亲建议(jiànyì)下,2001年,27岁的林宇辞去相对(xiāngduì)稳定的工作,回到父亲身边重新系统地学习裱褙技艺。传统手艺大多(dàduō)采用师徒制,从小白到精通一般要七八年时间,能坚持学成并非易事,如果当年林宇没有选择接班,也许米家船裱褙工艺就失传了。

1865年来到三坊七巷南后街后,位于宫巷和安民巷之间的(de)米家船就(jiù)成为这条老街不可分割(bùkěfēngē)的记忆。后来,因为传统手工艺无法支撑店面的发展,2018年1月(yuè),米家船不得不放弃坚守了150多年的家,搬到现在的福州市洪山镇的一个老旧小区,继续传承(chuánchéng)这百年手艺。

“每一次指尖触碰到旧字画,好(hǎo)像能感觉到当时创作者的心情。”林宇说,这种震撼是其他职业难以替代的,“作为百年老店的传承人,字画修复工作是对中国(zhōngguó)书画艺术(shūhuàyìshù)的敬畏,我会继续守护好这份事业,把米家船(chuán)裱褙技艺传承下去。”

2025年6月30日《中国文化(wénhuà)报》

《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传承人(rén)林宇:人在店在 技艺永进》

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艺传承人林宇:人在店在 技艺永进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